央视财经(《财经周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手机品牌,你还记得吗?
一条“还记得夏新吗?如今1万元能买它近半股权”的新闻让人看得有些伤感。近日,夏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9.215%股权被挂牌转让,而且挂牌价为仅仅是1万元。但是就是这区区一万元,挂牌半个多月也无人问津。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可能马上就会明白,这个背后可能牵涉到债权问题,当了股东,就要帮着还债了。
在夏新的例子上来说,需要帮他的子公司偿还800多万元的债务。市场给了最公允的价值,这个品牌估值曾经超过70亿的公司,如今不足千万的股权加债务估值也无人问津。
曾经,国产手机市场上,夏新是一个江湖传奇:1981年成立,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从做VCD和DVD起家,到巨资投入无绳电话失利,后来转战手机行业,并迅速成名。之后,夏新凭借一部“会跳舞的手机”拿下单款手机盈利超过8亿元的辉煌成绩。
05年是它最鼎盛的时期,品牌价值超过70亿,但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后,智能手机迅速崛起洗牌,07年夏新亏损8亿。之后尝试推动电商渠道但是收效甚微,如今已经被挤出舞台。
被洗牌的不只夏新一家。“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很多人可能都记得。1999年上市,一年后销量达70万台,在A股上市。然后连续六年获得国产手机品牌销量冠军。还有我们曾经熟知的科健、熊猫、首信,甚至国际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已默默退出了舞台。
人人都想争夺手机这个直接接连用户和网络的终端市场,然而这片红海竞争极其残酷,资本的介入更让他们像是背了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很多手机公司就是一个零配件组装公司,同质化严重,相互复制,缺乏真正的技术创新和引领。准入门槛极低只能靠营销和价格战勉强续命
记得前些年,一些手机业内人士嘲笑华为只会研发新技术不会市场营销,研发成本高达公司收入的10%,然而现在华为依靠着不断的市场研发已经坐上了全球手机界的头几号交椅,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每周六22:51,每周日14:14《财经周刊》敬请收看。
(本文编辑:实习 魏园园)